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晒国资“家底”促国企改革

2018-10-30 12:57 来源:网络整理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这是依照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家底”。在国企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之际,向公众“晒账”不仅能使全国人民行使监督权,更有利于为国企分类改革找准方向。

 

  亮“家底”有利于实行监督和推动国企改革

  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看来,此次综合报告全口径、全覆盖地摸清了国有资产“家底”。报告了不同类别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管理工作和改革进展等。

  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负债总额118.5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50.3万亿元。全国国有企业境外总资产16.7万亿元。

  除了总体情况,报告还针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情况,做出公布。

  “这次亮‘家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金融、行政事业和国有自然资源等类别的国有资产,进行了分类汇报,其中,金融资产还做了专项汇报。”国资委监事会巡视员李保民指出,当前,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进行精细化分类改革,“分类报告是为国企分类改革做好基础工作。”

  “过去公众并不了解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戚聿东指出,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资委、银监会等部门虽定期发布国有资产的相关信息,但按各自口径发布,实质上是各个部门所属国有资产的状况,缺乏全国总量总体的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报告的公布体现了公众对国有资产经营情况有了知情权,进而有了相对应的监督权。“这更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通过了解国有资产的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国企改革的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并形成了专项报告。

  据财政部汇总统计,截至2017年末,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的金融企业和机构资产总额241万亿元,负债217.3万亿元,形成金融企业国有净资产16.2万亿元。

  其中,2017年,中央国有金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万亿元,净利润1.4万亿元,平均分红比例28.9%,比2013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扣除客观因素,中央国有金融企业平均保值增值率为110.8%。

  “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在90%左右,这是行业特征导致的,任何国家的金融企业普遍都是高负债(即高存款的结果),而且只有高负债,才能高比例贷款,在存贷利差条件下才有更好赢利。”戚聿东指出,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看,这两个指标不仅符合监管要求,而且还稳中有升。

  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看来,我国金融系统目前不是金融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而是金融资本和实体结合率低的问题。“金融资本目前更多流向收益相对高的虚拟经济体中,这就使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成本增加,亟需政策引导金融资本脱虚就实,促使金融系统全面服务实体、防控风险、深化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和全国人大财经委曾组成调研组,走访部分驻京中央金融企业,赴上海、江苏、宁夏、深圳等省、市、自治区开展实地调研,发现目前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还面临和存在着布局不优、职责分散、权责不明、机制不科学、经营收益预算管理不规范和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国企改革要寻找关键突破口

  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后,国企改革“1+N”文件陆续出台,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大幕拉开。在一些专家看来,三年多来,国资国企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提升。

  “这两年国企改革主要着眼于国企合并重组、混改试点、国有资本授权管理试点、以管资本为主等”,戚聿东指出,最新的数据显示重组后央企数量已减少至96家,而央企管理层级也得到初步压缩,混改试点企业在不断扩大,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在李锦看来,国企在供给侧改革上有了比较大的成效,尤其是国企在“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中,去产能的成效在这几年比较明显。数据显示,2016~2017年,央企共退出钢铁产能1600万吨、煤炭产能6200万吨,今年上半年退出煤炭产能340万吨。“这意味着供给侧改革的红利已经形成”。

  但专家们也指出,进入深水区的国企改革,有些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混合所有制的推进还比较缓慢”,李锦指出,从2013年开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种“改改停停、起起落落”的状态,混改的主体也以子公司居多。

  而企业职工、管理人员的“内生动力”还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在国有企业职工持股的问题上,需要有更明确的政策引导。李锦认为,让职工去淘真金白金入股很难,但可以选择把职工的劳动,如技术专利等转换成股权。

  此外,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上,专家认为,按照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为主的思路,要加快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速度。

  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提出要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胆务实向前走。

  李锦认为,这句话明确了国企改革要寻找关键的突破口,“从一个方面做起,获得突破,从而带动全局,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他看来,现在应该从混合所有制和授权经营体制两方面改革上抓紧推进。

  “只有改革才能真正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国企改革研究者祝波善认为,国企没有活力就没有创新,就很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创新”,李锦认为,国企的活力不足和当前国企的考核体系相关。一些企业为了获取利润,没有把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上去,而科技投入与考核机制的调整恰恰会对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创新力起到关键作用。

  在戚聿东看来,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要做优做好国有企业的自主品牌,提高国企的竞争力。“这也是建设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很关键的一环。”

  “家底”要晒得更细一些

  许多专家认为,目前“亮相”的国资家底虽然在总体数据上有体现,但还不够详尽,内容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